【文化评析】这样一场长江文化盛宴值得品味

发布时间:   来源:未知   

  【文化评析】

  作者:覃道明、易凌云

  近日,由湖北省人民政府、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长江文化艺术季拉开帷幕。其间,长江流域各省区市共同携手,以多元场景与艺术表达共同演绎一场光影交融、底蕴深厚的文化盛宴。中华民族有着鲜明的文化认同型特征,强化中华文化的总体性表达,对于增强文化认同、国家认同至关重要。长江文化构成了承载中华民族过去、现在和将来的“超级文化母体”,是中华文化的显著标识和典型象征,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标识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弘扬好,延续历史文脉,坚定文化自信。举办类似的活动,便是以现实场景和艺术表达活化长江文化,彰显时代价值。

  长江蜿蜒6300余公里,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,是羌藏、巴蜀、滇黔、荆楚、湖湘、赣皖、吴越文化的核心区域,其根脉之深厚、内容之丰硕令人惊叹。长江文化越是灿烂丰饶,越要在凸显地域特色的同时彰显总体性表达。在总体性表达中,要着力建构关于长江文化共同体想象,进一步增进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。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总体性表达上做出的尝试,不仅展现了长江文化的影响力、号召力和凝聚力,更有利于把长江作为集体记忆符号加以推介,促成集体文化记忆的持续加固。

  长江文化的总体性表达包括两层内涵。一是在中华文化母体中表达。长江既镌刻着独有的流域、区域和地理文化特征,也承载并凸显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,长江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之一。中国的长江、中国的长江文化,这样的总体性表达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,对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。二是将长江文化作为整体进行总体性表达。长江文化蕴含着华夏子孙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,是中华文化的基调和底色。作为典型的流域文化,在对其进行分区域、分区段呈现的同时,也应将其作为整体进行表达。这是长江文化艺术季力求呈现的重要主题,也是提升文化活动号召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方式。

  基于共同特性,强化文化认同,在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中增强文化自豪感与归属感。文化艺术是时代、地域特征的集中体现。透过一件件作品、一个个节目,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艺术之美,也可以触摸时代的脉搏。长江文化艺术季融入技术手段,将传统与现代充分结合,打造“点亮”长江的璀璨风景;鼓励艺术家与普通群众共同参与,以“舞动”长江的方式烘托热烈氛围;通过跨区域、多维度方式进行文化挖掘,充分激活长江元素,打造文化标识、塑造文化形态,对长江各流域地域特点和艺术成果进行整合、充分呈现。在这种显性、可感、可体验的文化形式中,形成集体记忆、强化文化认同,进而唤醒、生成浓厚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。

  将文化符号融入百姓生活,丰富群众的文化体验和文旅体验,为其提供更多优质的消费选择。举办大型文化活动,不仅折射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生的关系,也将长江文化进一步融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中,以更容易为大众接受和理解的表达方式持续激发公众的参与兴趣,提升他们的代入感,进而将这些深邃的文化符号植入人民的心中、融入百姓的文化消费体验中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大型文化活动既是文化展示的展台,也是文化消费的平台,还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舞台。

  文化认同具有根本性、历史性、牢固性,在民族认同、国家认同中居于基础性地位。只有建构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之上的表达方式,才能塑造出更多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国方案。我们乐见更多高质量、高水平的活动形式不断推出,进一步彰显长江文化的总体性表达,更有力地促进文化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与强化。

  (覃道明系江汉大学党委书记、均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)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4年09月23日 02版)